新闻速递

通知公告

友情链接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速递 >> 正文

新闻速递

新华网、浙江在线等多家媒体报道我院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发表日期:2014-07-20 编辑:吴玮 阅读人次:

近日,我院顺利开展2014年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活动重点突出、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得到多家媒体的持续关注与报道。

528日,新华网、浙江在线等媒体报道了我院“励行大学生服务联盟”丽水市万阜乡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的相关情况。710日,钱江晚报也对此进行了报道。

新华网报道原文如下:

“鞋盒礼物”

2014052808:15:27  来源: 新华每日电讯2

▲5月27日,山村小学的孩子们拿到“鞋盒礼物”。

  当日,200多份“六一”“鞋盒礼物”从浙江杭州送到丽水市青田县万阜乡学校。礼物由浙江理工大学“励行大学生服务联盟”的学生筹集善款所购,每个鞋盒内有水彩笔、本、铅笔盒等学习用品。

新华社记者徐昱摄

浙江在线报道原文如下:

“鞋盒礼物”进山乡

2014年05月28日 05:13:39

   浙江在线05月28日讯 (浙江日报 记者 梁臻 县委报道组 张尚伟摄)5月27日上午,210份“鞋盒礼物”从杭州送到青田县万阜乡学校,每位学生都领到了这份特殊的儿童节礼物。礼物由浙江理工大学“励行大学生服务联盟”的学生在校内举行“义卖苹果温暖六一”活动筹集的善款所购,每个鞋盒子里有水彩笔、本子、铅笔盒等7件学习用品。

《钱江晚报》报道原文如下:

支教丽水万阜乡小学

浙江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学生实践团队近日来到丽水青田万阜乡支教,并组织了一场“中国梦”主题班会,鼓励孩子们大胆说出梦想。

“我的梦想是回到这里当名语文老师,等我学到知识了,我一定要回到这里。”13岁小珍在教室里大声说,“我愿回来贡献一份力量。”

金婧菲是实践团队的队长,他告诉记者:“在万阜乡教书的教师比较少,每天只有一班公交车,老师们要坐3个多小时的车才能到学校,住在学校里的老师到礼拜六才会回家。由于条件艰辛,愿意进来教书的教师不多。”

听到小珍的梦想,同学们也七嘴八舌地嚷着梦想,“我想当厨师,烧很多很多好吃的”、“我也想当老师,因为我很想听‘老师您好’”、“我想上大学”……

万阜乡中心学校位于海拔700米的高山上,只有一条上山的路,而在到达学校之前,必须要经过380弯。在这里,孩子们上完课要帮家长去摘杨梅,很少有孩子能走出大山。

“这里条件艰苦,但是很多孩子还是有远大的梦想。”金婧菲说,希望这些大山的孩子能够通过学习知识文化,最终走出大山。

本报记者 林晓莹 通讯员 尹珊

79日,浙江在线报道我院学生走进社区宣传防洪抗洪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报道原文如下:

浙理学子进社区 防洪抗洪有妙招

2014-07-09 19:48:16  来源: 浙江在线-浙商网吴柏含  编辑:金靖

近日,一群来自浙江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的大学生们自发走进社区,向社区居民们开展助力五水共治,防洪抗洪知识宣讲活动,借此普及防洪知识。

衢州连续的阴雨天气造成部分地区的洪涝灾害,因而这次在坊门街社区举行的宣讲会吸引了不少市民前来学习。

定期排除房屋漏电雷击等安全隐患、洪涝期间减少外出活动……这些安全提示加深了市民的防洪意识。他们就洪水来临之际要采取什么应对措施与听众进行互动,用动画、海报的形式生动地讲解洪水形成的原因。上蓄、中防、下排这样的专业防洪工程系统,在大学生的讲解下也变得浅显易懂。他们还将防洪抗洪宣传册分发到市民手中。

前来的市民表示这次来自大学生的防洪扫盲生动易懂,提高了大家的防洪意识,了解一部分五水共治的政策。通过这次活动,浙理经管学子宣传五水共治实践团队的工作又迈进了一步。

710日,《浙江晚报》、浙江在线等媒体报道我院学生赴温州永嘉关爱空巢老人的义行。

《钱江晚报》报道原文如下:

和茗岙乡空巢老人话家长

近日,浙江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赴温州永嘉小分队走进大山,给老人们带去了别样的儿孙福。

近年来,茗岙乡凭借其秀丽的自然风光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但与之相反的,大量当地年轻人却大多外出工作。这也就导致空巢老人逐渐成为困扰当地发展的一个问题。

子女要赚钱,也不能要求他们一天到晚在家里陪着我们,他们开心就好。年近七旬的胡老先生告诉记者。

一大早,小分队后成员便分工开始各项工作。这还是我第一次下地亲手掰玉米,等下回去给老人们炖玉米排骨。陪老人一起到山上干活的沈睿感慨。

而另一头,后勤组的成员一大早就拎着菜篮子去当地的早市,开始忙活准备团圆饭的食材。厨房内,你洗菜来我烧饭,大伙儿忙得不亦乐乎;老人家中,学生们清理家务,聊聊家常,其乐融融。

这群孩子真的是贴心,我们这些人一年到头能见到自家孩子的天数也不多。昨天开始他们就一直陪着我们了,现在又亲手做饭给我们吃,都是城里来的孩子啊,有这个手艺真的很不错了。饭后,胡老先生开心的说。

本报记者 林晓莹 通讯员 丁凌怡 石家莉

浙江在线报道原文如下:

大学生暑期实践为"空巢老人"送去别样儿孙福

2014071015:38:48

浙江在线710日讯 77日,浙江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温州永嘉小分队走进大山,给空巢老人们带去了别样的儿孙福。

近年来,茗岙乡凭借其秀丽的自然风光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但与之相反的,大量当地年轻人却大多外出工作。这也就导致空巢老人逐渐成为困扰当地发展的一个问题。

子女要赚钱嘛,也不能要求他们一天到晚在家里陪着我们。年近七旬的胡老先生说,我们这些人一年到头能见到自家孩子的天数也就过年那几天了。这群孩子真的是贴心,昨天开始他们就一直陪着我们了,现在又亲手做饭给我们吃,都是城里来的孩子啊,有这个手艺真的很不错了。

715日,新华网报道我院暑期社会实践小分队赴温州乐清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的相关情况,高度评价其环保意识和创新宣传理念。报道原文如下:

乐清市城东街道春泥计划班别出心裁宣传环保理念助力五水共治

2014071516:02:05 来源:新华城市

环保行动,无关空气质量指数、无关空气检测体系。我们的环保,就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从我家的厨房做起。

711日,在浙江温州乐清市城东街道乡村少年宫志愿服务两周的浙理工大经管学子情系环保,别出心裁,通过组织讲座、制作环保酵素和绘画美好家园等一系列活动,大力宣传五水共治、环境保护理念,动员广大春泥学子和家长一起参与五水共治、建设美好家园。

“我觉得的环保,是天可以变得蓝蓝的,水还是绿绿的,可以看见很多很多的鱼。”孩子的眼神里闪着单纯干净的瞳光,一如他们对环保的概念——我所能见到山明水秀,便是环保。

带着这些未染纤尘的孩子们的殷切期盼,以“五水共治绿环保,酵素同行护家园”的环保主题宣传教育活动有声有色开展。

“一笔一画绘蓝天,一点一滴成绿地”,孩子们拿起希望的彩笔,在洁白的画卷上,认真描绘心中的碧水蓝天——宽广湛蓝的天空、随风舒卷的白云、俊丽秀美的山河和画中自由奔跑的少年。笔笔画画、点点滴滴,虽是稚嫩笨拙,却都流露出孩子们对青山绿水的欣喜和爱护。他们并不了解五水共治,却喜爱高山深涧的澄澈;他们并不知晓植树造林,却热爱苍松翠柏的葱绿。

为了呼唤孩子们用自己的爱意悉心守护笔下的美好景象,大学生志愿者们还邀请到了温州环保酵素制作达人叶舒为环保贡献良计。

“你知道环保酵素么?”面对叶舒的提问,孩子们的回答形形色色,却没有一人能够正确的叙述这神秘的“环保利器”。

在制作达人的耐心授课讲解与叶舒的帮助下,孩子们利用果皮、清水等厨余垃圾亲手制作了自己的环保酵素,深入了解了环保酵素这一用于日常清洁、环境净化和制作的绿色化肥,成功地迈出了成为环保小卫士的第一步。

“我想把环保酵素拿回去给妈妈看,这样妈妈就可以用我做的环保酵素洗碗了。”拿着亲手制作的成品,环保小卫士们迫不及待的想要回家向父母展示。

通过那些笨拙却真实的画笔,大学生志愿者们、家长们也从中看到了全然不同的环保行动。同时,我们也呼唤,让我们大家都行动起来,从身边的点点做起,节约每一度电、每一滴水,做好循环利用,用更多的环保行动,共同保护我们的绿色家园。(陈露露 王昀)

新闻来源网址:

新华网:http://news.xinhuanet.com/mrdx/2014-05/28/c_133367040.htm

http://news.xinhuanet.com/city/2014-07/15/c_126756416.htm

浙江在线:http://zjnews.zjol.com.cn/system/2014/05/28/020049274.shtml

http://biz.zjol.com.cn/system/2014/07/09/020131309.shtml

http://cs.zjol.com.cn/system/2014/07/10/020133318.shtml

《钱江晚报》:http://qjwb.zjol.com.cn/html/2014-07/10/content_2735437.htm?p=-1

http://qjwb.zjol.com.cn/html/2014-07/10/content_2735438.htm?p=-1







Copyright © 2008 浙江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建议使用:1024*768分辨率,16位以上色、Nestcape6.0、IE6.0以上版本浏览器浏览本站
       未经许可,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