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庆祝浙江理工大学办学120周年,进一步加强与校友联系,提升我院社会影响力,10月28日,经济管理学院在7号楼开展一系列校庆活动,喜迎我校百廿华诞。
忆往昔,缅怀浙理时光
一颦一笑一世生,谈笑之间今日成往昔,往日又重映。
为加强退休教师和离职教师与学院之间的联系,践行反哺计划,学院离退休和离职教师恳谈会在28日上午在7号楼举行。在会上,退休以及离职教师们追溯往事,讲述着他们印象中的学校。在他们印象里,学校还叫浙江工程学院,学校1区食堂还有5元1碗的盖浇饭,还有那些调皮捣蛋的学生让他们殚精竭虑……时过境迁,现在的学校和他们印象中的不可同日而语,学校早已更名为浙江理工大学,除了一区食堂还多了网红食堂,曾经调皮捣蛋的学生,亦或是已成人成才的学生,成为他们的骄傲。往事在他们的讲述中鲜活起来,而他们的眼眶也变得湿润,往日似电影胶片,一张张回放,他们的思绪随着言语飞舞,一颦一笑中,追忆理工时光
看今朝,徒步人生之路
引导学生真正认清自己,了解自己的潜能一直是经济管理学院“彩虹育人”工程重要组成部分。借百廿华诞之际,经济管理学院邀请校友陆涛回校宣讲,为2017级新生讲述他的人生路。讲座以徒步作为切入点,阐述其特点,进而抛出耐力和毅力观点,最终引申到“我们该如何规划自己人生路”上。他认为人生就要做功课,只有根深了,枝叶方能茂盛,含蓄的道出努力学习对以后人生之路规划的基础作用。关于是做“鸡头”还是做“凤尾”的问题,陆涛明确表达出自己的观点——人以群分,物以类聚。他首先否定了“鸡头”这一概念,表示,即使在鹤立鸡群的“鹤”可能也不是真正的“鹤”,或许只是脖子比较长的“鸡”罢了。鸡头也好,凤尾也罢,只要跟对的人,纵使做鸡爪也未尝不可。陆涛“鸡头凤尾”之说重塑了大家的三观,奠定了徒步人生路的基本方向,为之后的宣讲奠定基调。践行彩虹引领工程,助力新生规划人生,徒步人生路,争做未来弄潮儿。
盼未来,从此走向世界
在120周年这个特殊新时代节点上,学校需重新启程,展现新气象新风采。28日当天下午,浙江理工大学全球中小企业联盟文化景观石揭幕仪式、全球共享经济研究院揭牌仪式、浙江理工大学优秀青年教师“格斯美”奖励基金成立仪式在我校隆重举行.
校长陈文兴表示,在新时代的交汇点,全球中小企业联盟文化景观石——“从此走向世界”的揭幕,意义深远。此时、此地、此情、此景的深刻寓意,时刻提醒着学校要加快国际化办学的进程,主动走出国门、早日屹立于世界大学之林。新成立的全球共享经济研究院必将进一步助力我校置身全球视野,加强与全球中小企业联盟的联系和交流,深化与全球经济管理类高校、科研机构的交流与合作,提升国际视野,加快国际化进程。新成立的优秀青年教师“格斯美”奖励基金就是秉着鼓励青年、发展青年、成长青年的原则,为我校国际化进程储备动力、迸发活力,培养持续不断的后备力量。他最后表示,这三个仪式的成功举办必将有力推动我校国际化办学战略,大力提升我校的国际化办学层次以及学校在世界大学之林中的竞争力和影响力。
丝路双甲子,浙理再出发。筚路蓝缕励精竭,丝路化雨促前行,历经三个世纪的沧桑后,浙江理工大学终成为一所勇立潮头的巍巍学府。百廿华诞,不是终点是起点,“经”生人云集浙理,忆往昔,看今朝,盼未来,他们在这里走向巅峰、让浙理走向世界,数风流人物,还看浙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