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2月23日,杭州第二期香樟经济学论坛在浙江理工大学顺利召开。来自香港大学、日内瓦大学、浙江大学、上海财经大学、南京大学、南开大学、东华大学、浙江财经大学、浙江工商大学、浙江科技学院、浙江省社科院、浙江金融职业技术学院、浙江经济职业技术学院等十余所高校和科研院所50多名学者和硕博士研究生参与了本次研讨会。
开幕式上,浙江理工大学发展规划处处长、浙江生态文明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应用经济学省一流学科负责人、浙江省绿色发展研究中心(智库)主任胡剑锋教授首先致辞,对各位参会学者表示热烈欢迎,对近几十年来中国经济学研究与所关注问题从历史角度进行了总结,引发参会青年学者对自身研究的思考,并预祝本次大会圆满成功。随后,浙江大学经济学院博士生导师、赵伟教授致辞,着重从思想和工具两个方面为青年学者从事经济学研究指明方向,并对香樟经济学论坛举办的积极作用给予充分肯定。浙江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院长陈晓华副教授主持开幕式并进行总结。

本次论坛共报告七篇论文,学者们紧密围绕国际经济学、区域经济学、环境经济学、发展经济学与计量经济学等领域分享了最新研究成果。上午场香樟经济学论坛由赵伟教授主持。
浙江大学经济学院宋学印博士后报告了《互联网契入、搜寻效应与中国贸易空间动态》一文,文章基于中国工业企业、海关、WDI等多个数据来源构成的匹配数据库,聚焦从空间维度研究企业接入互联网对其出口空间集合变化可能存在的搜寻效应,并将经典二元边际拓展为空间扩展边际、空间集约边际和空间结构边际三个层次;研究发现,第一,互联网的搜寻效应不仅能提高中国企业出口市场进入概率,而且促进空间扩展边际增长; 第二,接入互联网并不能促进中国出口企业空间集约边际和结构边际增长,搜寻效应使企业倾向于向中低收入目的国进行贸易空间转移;第三,互联网搜寻效应在三个边际上导致的空间再配置将进一步引致企业生产效率的变化,其中空间集约边际和结构边际增长未能有效提升生产效率,反而是空间结构边际降低即增加向中低收入市场的出口可显著促进企业生产效率提升, 并且结构边际与互联网在促进企业效率提升中具有协同效应。香港大学鲁福韬博士对该文进行了点评,多名参会学者对该论文展开激烈讨论,并从企业互联网契入需求角度给予建议。
香港大学鲁福韬博士报告了《Does Environmental Regulation Affect Economic Growth and Restructuring?》一文,文章以中国双控区政策识别环境规制,利用城市层面数据研究发现环境规制对经济增长有正向影响,利用行业层面数据进一步研究发现,环境规制使得资源由重污染行业及双控区城市向轻污染行业与非双控区城市流动。宋学印对文章进行了点评。
浙江科技学院翁异静博士报告了《中国政府规模与经济增长的非线性关系及最优政府规模路径控制》一文,文章基于凯恩斯经济学、Wanger法则及系统科学理论,建立了中国GMB与GDP非线性动力系统(G-GNLDS)微分模型,揭示了GMB与GDP之间复杂的动态非线性关系及确定了最优GMB,研究发现,中国GMB对GDP具有加速推动作用,但GDP对GMB的影响比较复杂;同时,GMB扩大的自生效应由一个正反馈和一个负反馈复合而成的Logistic机制所控制,具有增长极限,其增长极限即为GMB最优规模(2.29277%)。实际规模低于最优规模,我国政府规模还有一定的扩大空间;最后,我国GMB与GDP处在次优化的非均衡运行状态。浙江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李太龙副教授对该文进行了点评,部分参会学者从政府规模度量方法及中国实践的角度给予建议;浙江大学赵伟教授从文章理论基础的角度给出宝贵意见。
浙江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在读硕士生陈瀛洲报告了《研发选择与企业技术效率》一文,文章以国家火炬计划重点高新技术企业为样本,选取样本企业2011-2016年期间的企业经营数据,研究发现:首先,企业的研发方向对企业效率存在影响,但是由于不同行业存在着不同的行业背景,因此这种影响存在着行业异质性;其次,企业的研发创新活动能够提升企业效率,但不同的企业需要对其基础型研发和应用型研发的比例进行合理配置。浙江财经大学经济学院文雁兵副教授对该文进行了点评。参会学者充分肯定该名研究生的论文写作能力,并对论文从变量度量及中国实践等角度给予建议。
上午场论坛讨论结束后,浙江大学经济学院赵伟教授借香樟的三大特征对香樟经济学论坛给予寄语,希望论坛在杭州芳香四溢(知识溢出)、枝繁叶茂(规模壮大)、硕果累累(成果多多)。
下午场香樟经济学论坛由陈晓华副教授主持。日内瓦大学在读博士郭士祺报告了《How does straw burning affect urban air quality in China?》一文,文章利用289个城市、620日的面板数据,研究秸秆焚烧对空气质量的影响,研究发现,秸秆燃烧导致第二天的空气质量指数上升7.3,且该影响在接下来11天与600公里范围内保持显著,同时,秸秆燃烧对空气质量的影响在不同季节、不同污染程度地区有较大差异;随后作者对研究结果进行大量稳健性检验。林永然博士对论文进行点评,参会学者充分肯定作者计量研究的严谨程度并在论文研究对现实指导意义方面展开激烈讨论。
上海财经大学经济学院在读博士林永然报告了《高速公路开通与县域经济增长 ——基于长三角县域数据的实证再检验》一文,文章利用1993-2012年长三角县域数据,结合双重差分方法,考察了高速公路开通对长三角县域经济增长的影响程度、变化趋势以及具体的影响途径,研究发现:(1)在控制样本选择偏误之后发现,高速公路的开通能够促进县域经济增长,且长三角县域经济存在条件β收敛;(2)随着时间的推移,高速公路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更加明显;(3)从影响途径来看,高速公路对长三角县域经济的影响更多的是通过吸引资本的流入以及加快商品流动带来的,而对劳动力的作用并不显著。在读博士郭士祺对文章进行了点评,参会学者对该文从国民出行方式变革历史的角度(火车、高速公路、高铁)对文章提供改进思路与未来研究方向。
浙江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覃琼霞副教授报告了《加总偏误的IV校正方法研究》一文,文章针对加总偏误通过逐步分类加总、分层检验和有限剔除方法构建来自加总模型内部的单一工具和多重工具,以此获得加总模型参数一致估计的IV方法,并对加总偏误IV估计中的弱工具变量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检验方法。研究发现:通过样本有限剔除方法构建的来自加总模型内部的单一工具和多重工具均拥有加总模型参数估计的一致估计量特性。数学博士李太龙对该文进行点评,参会学者对利用该手段校正加总偏误的具体实现方法及在经济学研究中的应用展开激烈讨论。
下午四点半,本次香樟经济学论坛圆满结束,陈晓华副教授对本次论坛进行了总结,感谢各位青年学者赴浙江理工大学交流学术思想,对到会的各位青年学者发出加盟浙江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的诚挚邀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