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达峰碳中和对经济社会有什么影响?“双碳”目标下中国能源投资面临哪些挑战和机遇?11月18日上午,经济管理学院邀请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教授、中国能源战略研究院院长、国家高层次领军人才、教育部青年长江学者张奇来到学院经管科研讲堂为师生作题为“碳中和技术投资决策建模与应用”的专题报告。学院副院长廖中举,学院部分青年骨干教师和研究生参加了本次报告会,报告会由廖中举主持。

报告主要分为三个部分,张奇教授分别从面向碳中和的能源系统转型、基于多学科交叉的投资决策建模、碳中和技术投资决策案例等三方面进行探讨和思考。
首先,张奇教授结合党的二十大报告关于“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要求,深刻阐述了“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实现碳达峰碳中和对气候、环境、外交、经济、社会、能源等深远影响,中国碳中和既有挑战也有机遇。随后,他分析了能源消费增长趋势、全球碳市场交易价格走势、碳关税对能源经济转型发展的影响以及碳中和转型的电力系统安全需要,并构建了基于多学科交叉的实物期权投资决策模型,强调要注意时空维度拓展、现实精度提升、外部性影响整合等边界条件和关联关系。最后,他以副主编身份向参会师生推介《Petroleum Science》,欢迎大家投稿。

【人物名片】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教授,中国能源战略研究院院长,国家高层次领军人才,教育部青年长江学者,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首席专家,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斯坦福大学发布),全国石油与化工行业优秀科技工作者,校首届“石大学者”。
清华大学能源动力工学学士和硕士学位,日本京都大学能源经济博士学位。长期从事能源环境经济管理、碳中和技术投资决策优化相关研究,以第一/通讯作者发表SCI/SSCI一区和中文A类期刊等论文100余篇;主持国家社科基金1项,国家自科基金3项,其他各类科研项目20余项;以第一完成人获得国家能源软科学研究一等奖(领域最高),教育部优秀研究成果奖等科研奖励20余项。入选中国智库创新人才,并带领中国能源战略研究院入选“中国核心智库”(高校A类)。入选第六届全国金融专业硕士优秀论文指导教师(全国仅30)、校首届十佳优秀研究生指导教师(非理工唯一),指导学生获得全国能源经济大赛特等奖和全国数字汽车大赛特等奖等奖励30余项。